咨询热线:18907001192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

作者:--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网 更新时间:2019-10-08 浏览量:402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9-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2019年9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9-2025年)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规划基础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机遇挑战

第三节  战略意义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战略定位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空间结构

第二节  功能分区

第四章 顺应高速铁路新时代,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网络

第二节  建设一体衔接的高铁综合枢纽

第三节  增强能源有效供应能力

第五章 蓄集两轴驱动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集群

第一节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建设高铁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第三节  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农业

第四节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第五节  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

第六章 塑造高铁经济新业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第一节  整合开发沿线旅游资源

第二节  打造高铁旅游精品线路

第三节  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

第四节  打响高铁旅游品牌

第七章 发挥高铁通道新优势,提升双向开放水平

第一节  对接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第二节  加快建设开放平台

第三节  拓展对外开放空间

第八章 创新城乡融合新模式,建设高铁新城新区

第一节  科学引导高铁新区新城建设

第二节  推动高铁新区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

第三节  辐射带动乡村振兴

第九章 建设绿色生态新长廊,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节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第二节  构建高铁绿色廊道

第三节  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第十章 建立协调推进新机制,助推高铁经济带建设

第一节  强化高位统筹协调

第二节  完善统一市场体系

第三节  加大政策支撑力度

第四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前 言

高速铁路正在极大改变时空,深刻影响要素配置方式和区域经济地理格局,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和要素通道。高铁经济是以高速铁路为基础,以高铁场站为核心,联动快速铁路、普速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推动沿线城镇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城乡融合一体、生态环境共治共享,实现新时代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兴路径和模式。

到2020年,江西省将形成沪昆高铁(江西段)和京九高铁(江西段)一纵一横高铁主骨架。积极抢抓江西进入高铁时代的历史机遇,依托两大高铁通道以及合福、厦渝等高铁网络,加速资源集聚、要素流动、动能积蓄,加快建设高铁经济带,支撑大南昌都市圈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领带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区、赣东北开放合作发展区、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区协同发展,强化江西“十字形”生产力布局主骨架,构建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内陆双向开放大通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规划以沪昆高铁经济带和京九高铁经济带为重点,发挥高铁通道的集聚辐射作用,联动沿线城镇发展,在全省形成核极聚集、轴线拓展、全域辐射的高铁经济发展格局。规划期为2019-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规划基础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江西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铁成为驱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合作持续深化。未来一段时期,我省高铁网络密度和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为打造高铁经济带奠定良好基础。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近几年来,江西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持续运行在中高速增长区间,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保持全国前五、中部第一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跃上2万亿元新台阶,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1984.8亿元,在全国排位由2012年的第19位前移到第16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全省三次产业由2012年的11.7∶53.8∶34.5调整为2018年的8.6∶46.6∶44.8,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向中高端加快迈进,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分别达33.8%和17.1%,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随着沪昆、合福高铁的开通以及京九、厦渝高铁的推进,高铁的“同城”效应和“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江西正在加快优化全省区域发展格局,提出了“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以更高水平融入国家战略,提升江西在全国区域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南昌都市圈是以南昌为核心,以高速公路1小时为半径的融合一体发展的城市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区具有苏区振兴的特殊政策优势,赣东北开放合作发展区是江西对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区是全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未来一段时期,江西将以大南昌都市圈为引领,以沪昆高铁经济带和京九高铁经济带为驱动轴,协同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全面振兴发展区、赣东北开放合作发展区、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区,形成层次清晰、各显优势、融合互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三)快速交通网络进一步健全。

沪昆高铁的开通结束了江西没有高铁的历史,昌赣、赣深、昌景黄等高铁加快建设,昌九、常岳昌、长赣、昌福等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2018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4134公里,其中时速250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917公里。2019年底将达1315公里,基本形成“一纵一横”高铁主骨架。此外,江西已实现“县县通高速”,构建了以南昌为中心,国、省道为骨架,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2018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931.4公里,形成省内4小时、省际8小时经济圈。“一干八支”机场布局加快建设,宜春明月山机场、上饶三清山机场等建成运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旅客运输量连续两年突破千万人次。

(四)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双向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开放大通道进一步贯通,全面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市场由传统非洲、东南亚扩展到欧美,对外投资行业由单一矿产开发向多产业链延伸。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外贸出口2224.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5.7亿美元,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全覆盖。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拥有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等103个,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示范地1个;打造了南昌综合枢纽、九江水港、赣州内陆港等重要支点,承接大物流集散、大产业集聚、大商贸活动等平台功能有效释放。区域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赣浙、赣湘、赣粤、赣京等跨省合作深入推进,赣浙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启动建设。

(五)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等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一批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成效显著。绿色生态优势持续巩固,划定了“一湖五河三屏”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159处,保护面积106.3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4%。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湿地保护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进,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国家森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2018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2%,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8.3%,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8%和5%。

第二节  机遇挑战

新时代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中部地区崛起的“八大任务”,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未来一段时期,中部地区崛起将成为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的重要举措。江西是中部地区重要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江西要“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并提出了“五个推进”的更高要求,为江西加快建设高铁经济带注入了强劲动力。

国家战略实施带来的叠加效应将为江西建设高铁经济带提供重要的政策机遇。当前,“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将极大地促进国内生产力布局向内陆腹地拓展,为江西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 点和国际货物集散地带来重大机遇。长江经济带以及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进,将推动加快建设完善“八纵八横”高铁路网,极大拉近江西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的距离,加速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放大集聚扩散效应。

进入高铁时代的江西将重塑生产生活空间。高铁建设将加快生产与研发的专业化分工,各类企业研发中心、科研院所将加快向中心城市布局,产业将向高铁沿线的中小城市布局,生产网络、研发网络将形成协同联动。高铁建设也将逐渐改变江西省内通勤模式,县级行政单元可达性将得到普遍提升,南昌、赣州等省内中心城市将与周边重点城市构筑起“半日生活圈”,并不断催生新的交际圈、旅游圈、工作圈。

高铁时代的来临也将带来一系列挑战。高铁在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加速城市间生产要素流动的同时,也会造成生产要素借道而过、集聚作用减弱的问题,甚至还将引起省内人才、企业、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失。同时,随着贯通江西的高铁线路增多,大量企业将会在沿线地区优先布局,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农村向城市、小城市向大城市的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将会给高铁经济沿线地区的城市交通、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等社会治理,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

第三节  战略意义

打造高铁经济带,是江西加快构建“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是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江西实现“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必要路径,有利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在更广范围更高效率整合要素资源,促进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在高铁经济带充分流动,促进沿线经济要素互补共享,加速同城化、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完善区域经济总体布局,带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强生态共建和环境同治,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有利于发挥江西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推动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全面对接融入国家战略,不断提升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重大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以沪昆高铁和京九高铁为主骨架,以合福、厦渝、昌景黄和赣瑞龙等铁路为依托,以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集群集聚、区域合作开放、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共保共治等为重点,充分发挥高铁促进核极聚集、轴线拓展、全域辐射的联动效应,加快建设全省“五纵四横”高铁经济通道,加快形成“一核四枢纽、两轴四板块”的高铁经济空间布局,为打造“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全省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强大支撑,为江西“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提供强劲引领,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为主,夯实发展基础。依托高铁经济通道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发展与高铁建设协同互促,引导先进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夯实高铁经济带发展基础。

——坚持协同推进,实施错位发展。加强统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立足高起点,追求高质量,根据高铁沿线城市发展定位、功能和作用,强化高铁沿线城市间功能分工和协同,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要素优化配置,避免区域壁垒和同质竞争,着力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和整体竞争力。

——坚持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以创建国家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试验区为契机,依托综合交通枢纽,以高铁站场为节 点,构建高铁与高速公路、航空、港口、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现代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五型”政府,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多向开放格局。

——坚持城乡互动,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高铁经济带节 点城市、产业园区对高铁沿线的辐射功能,带动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配送、乡村旅游助推农民致富,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崛起。以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高铁经济带建设的全过程,对标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求,实现高铁沿线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带与生态景观廊道观光带交相辉映,彰显中国样板、江西特色。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充分发挥京九等高铁贯通革命老区的带动作用,坚定贯彻实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持续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攻坚、开放再提升、环境再优化,加快建设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革命老区中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沿线城市和地区率先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合力打造最美高铁绿色生态走廊。

——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带。充分发挥高铁集聚要素资源的强大功能,紧紧抓住新时代推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历史机遇,依托高铁沿线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园区,以航空、电子信息、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打造各具特色、各显优势、互补性强、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江西“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提供强有力支撑。

——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承载带。充分发挥高铁内联外通的快速通道优势,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以高铁沿线中心城市和各类开发区为主体,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成为推动江西陆海内外联动、多向互济的高水平开放承载带。

——国内外知名全域旅游观光带。整合提升高铁沿线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客家文化、宗教文化、陶瓷文化、名人文化以及古镇古村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全域旅游与高铁经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态景观带和旅游观光带,建设国际国内知名的全域文化旅游目的地。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高铁营运里程超过2100公里,占全国高速铁路营运里程的比例提高至5%以上,高铁网密度提高至120公里/万平方公里,基本实现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和武汉、长沙、合肥等长江中游城市群1-2小时,至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等周边主要城市3-4小时,至北京、西安、重庆等重点城市5小时左右交通圈。高铁经济带重点区域集聚形成有色金属、电子信息2个超万亿产业集群,形成汽车以及航空、中医药、移动物联网、半导体照明、虚拟现实(VR)等一批超五千亿、超千亿产业集群。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5万亿元。

到2035年,高铁营运里程超过3000公里,基本形成“五纵四横”高铁经济通道,全省区域经济格局进一步优化,形成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领跑者,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空间结构

以“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战略为统领,依托沪昆高铁、京九高铁等形成的铁路网,点线面结合、多层次推进,着力打造沪昆、京九高铁经济发展主轴,构建“一核四枢纽、两轴四板块”的空间结构,加快形成空间优化、功能合理、网络健全、协调发展的高铁经济带。

一核:南昌。加快构建“米”字型高铁枢纽,进一步强化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高端产业集群和人才集聚,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推进经济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品质消费中心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心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市县,打造昌九、昌抚、昌樟等产业走廊,将南昌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先行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生态、人文、旅游都市。

四枢纽:统筹高铁通道建设,完善高铁路网格局,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强化高铁站点与普通铁路、公路、机场、城市交通的一体化衔接,推进高铁沿线的客货枢纽与物流园区、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建成全省高铁经济带的四大枢纽。

——赣南枢纽(赣州)。重点依托京九高铁、厦渝高铁形成的铁路枢纽和赣州港、赣州综保区等开放平台,统筹布局区域性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扩建升级黄金机场,加快形成空铁陆、海(无水港)铁水(赣州港)陆一体化的复合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赣州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把赣州打造成为赣闽粤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赣北枢纽(九江)。充分发挥京九、安九、武九等铁路交汇和通江达海的优势,加快打造多式联运的现代化新型港区,提升航运通道功能和港口门户作用,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区域性航运中心,把九江打造成为赣鄂皖湘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赣东北枢纽(上饶)。充分发挥沪昆高铁和合福高铁交汇优势,持续强化上饶“十”字型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三清山旅游机场集散作用,优化货运枢纽场站布局,加快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把上饶打造成为赣浙皖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赣西枢纽(萍乡)。强化沪昆高铁、厦渝高铁在萍乡的外联内引作用,持续完善萍乡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场站及一体化配套衔接设施,加速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加快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把萍乡打造成为赣湘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两轴:强化京九高铁经济带和沪昆高铁经济带的大“十”字生产力布局,加强沿线城市功能互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形成特色鲜明、分工有序、互动发展的经济发展驱动轴。

——京九高铁经济发展驱动轴。以京九高铁为轴带,推进九江、南昌、吉安、赣州等城市联动发展。促进南昌、九江的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提升赣州区域性高铁枢纽功能,完善吉安区域性交通枢纽功能,北向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南向纵深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江西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主通道。

——沪昆高铁经济发展驱动轴。以沪昆高铁为轴带,推进南昌、上饶、鹰潭、抚州、新余、宜春、萍乡等联动发展。增强南昌、上饶、萍乡等高铁枢纽功能,完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普速铁路等多层次集疏运体系,向内加快区域融合和同城化步伐,向外加大与长三角、长株潭等沿线城市群的开放合作,成为江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通道。

四板块:充分发挥沪昆高铁和京九高铁等高速铁路的集聚辐射作用,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强化沿线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加快区域融合发展和同城化步伐,全力建设大南昌都市圈,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区、赣东北开放合作发展区、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区协同发展。

——大南昌都市圈。依托高铁交汇、通江达海、路网密集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南昌为核心,以赣江新区为引擎,以九江、抚州为支撑,联动发展丰樟高、鄱余万等周边县市,强化要素资源聚合、产业集群发展、城市互动合作,形成高端产业集聚、城乡融合一体、创新创业活跃、生态宜居宜游的经济圈,引领全省科技创新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带动全省融入国家战略,打造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领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试验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区。依托京九高铁、厦渝高铁等高铁通道,充分发挥生态、矿产、文化和内陆口岸优势,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聚焦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辐射带动吉泰走廊、向莆经济带升级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现代产业体系、人才队伍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高地、全国脱贫攻坚样板区、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稀有金属产业基地。

——赣东北开放合作发展区。依托沪昆高铁、合福高铁、昌景黄铁路等高铁通道,坚持大开放引领大发展,坚持分工协作、联动发展、互利共赢,充分发挥“世界瓷都、世界铜都、中国最美乡村”的品牌影响力,统筹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景区配套设施和整体开发推广,打造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承接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文化旅游和康养休闲胜地、东部沿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地。

——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区。依托沪昆高铁、厦渝高铁等高铁通道,将“生态+”理念全面融入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建设宜春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宜春、萍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新宜吉六县转型合作示范区,引导中心城区相向发展,推进资源型产业更新替代,增强中心城区集聚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区域融合和同城化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生态康养宜居胜地。

图3-1 江西省高铁经济带空间结构图

第二节 功能分区

以高铁通行和设站为主要依据,兼顾城市发展方向和功能提升,将全省高铁经济带划分为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其中:核心区包括11个设区市26个市辖区,拓展区包括到2025年高铁设站的39个县(市),辐射区包括未设站的35个县(市)。

——高铁经济带核心区。重点发挥高铁站场的枢纽作用和主城区综合交通优势,规划布局建设高铁新区,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会展、电子商务等各具特色的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量经济,推动主城区空间拓展与高铁新区建设双向互动、融合发展。坚持资源开发、服务配套、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结合城市发展和园区建设需要,推动站场与新区建设一体化、管理运营一体化、交通网络一体化,打造成为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的智慧新区。

——高铁经济带拓展区。重点依托高铁沿线站场和通道作用,以互补、互融、互动为方向,加强与核心区的联动和协作,提升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质量,促进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旅游业在高铁沿线集聚。因地制宜在高铁节点的中小城镇布局建设若干高铁小镇,大力发展临站经济,建设现代工商业集聚区,培育发展一批生态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高铁特色小镇。

——高铁经济带辐射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加强与核心区和拓展区高铁站场的交通联系,主动接受辐射带动,促进城镇发展和乡村振兴。

表3-1 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功能分区表


图3-2 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功能分区图

第四章 顺应高速铁路新时代,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积极对接国家高铁主通道,加强铁路、航空、公路、水运、轨道交通以及管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一体衔接的高铁综合枢纽,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完善集疏运条件和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构建内联外畅、无缝衔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网络

(一)建设“五纵四横”高铁经济通道。

依托国家“八纵八横”主通道,稳步推进昌吉赣、昌景黄、赣深、昌九、合九等国家高速铁路主通道项目建设,适时推动高标准建设长赣、昌福(厦)、常岳昌、咸修宜吉、吉武温铁路,积极开展六安至景德镇、景德镇至鹰潭至瑞金至梅州、赣州至广州赣韶段、吉安至井冈山至衡阳等高铁项目规划研究工作,构建“五纵四横”的高铁经济通道,形成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和海西等重点经济区的大通道。

表4-1 “五纵四横”高铁经济通道构成

图4-1 江西省“五纵四横”高铁经济通道图

表4-2 江西省高铁规划建设项目

注:规划研究六安至景德镇、景德镇至鹰潭至瑞金至梅州、赣州至广州赣韶段、吉安至井冈山至衡阳等高铁项目,江西境内700公里左右,力争2035年前部分项目开工建设。

(二)形成大能力铁路货运通道。

依托亚欧、泛亚铁路网络和中欧班列,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加快建设蒙华铁路,畅通“北煤南运”新的国家战略运输通道。建设鹰潭至建宁铁路、兴永郴赣铁路、六安至景德镇铁路、瑞梅铁路,推进铜陵至九江铁路电气化改造。

(三)完善高铁沿线公路网络。

全面建成“10纵10横21联”高速公路网,加强与周边省份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实施高铁沿线国省公路扩能改造,重点提升通往连接高铁站场的公路等级水平,建设一批以高铁站场为核心连接主要港口、机场的集疏运线路,以及连接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重点路段。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的高速通道研究,推进阳新至武宁、通山至武宁高速公路江西段规划建设,有序地引导其他地方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层次合理、通达通畅”的普通公路网,重点对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路面改造、养护大中修以及危桥改造,提升国省道路网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行能力,支持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

(四)推进高铁沿线水运和机场建设。

加快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提升水上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航运体系。加快建立多式联运体系,加强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顺畅衔接,加快港口物流与铁路、公路物流互联互通,构建联运大通道。以推进机场建设和开辟新航线为重点,加快推进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推进瑞金等支线机场建设和改造;规划建设共青城、高安等20个通用机场,加强与高铁站点的联系。在部分位置重要的高铁站点,提前谋划布局直升机起降点,用于医疗救护、应急处突和空中巡查等工作。

(五)积极构建现代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

加快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与其他交通方式和对外交通枢纽的有机衔接,积极推进赣州、九江城市轨道交通和上饶旅游轻轨前期工作。以南昌、九江、赣州、上饶等城市为核心,加快大城市市域(郊)铁路建设,利用既有及新建铁路线路形成区域市域铁路骨架,积极开展区域中心城市新型轨道交通研究,形成城际、市域铁路、城市新型轨道交通等多层次、多模式的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

第二节 建设一体衔接的高铁综合枢纽

(一)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

依托“四纵四横”高铁网络,统筹各类交通通道和路网格局,以南昌为核心,以赣南、赣北、赣东北、赣西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加快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依托南昌“米”字型高铁枢纽布局,积极将南昌打造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对外连接全球经济网络和对内辐射带动全省的作用;建设九江、上饶、赣州、萍乡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增强枢纽能级,提升枢纽地位。建设吉安、鹰潭、抚州、景德镇区域性综合交通节 点,进一步增强对产业布局的引导和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

围绕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目标,加强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的有机衔接,建设和完善能力匹配的集疏运系统,推动建立标准统一、功能融合、运营规范、服务高效的综合运输枢纽体系。推动铁路、公路、民航、邮政、城市交通等服务标准在枢纽内相衔接。加强不同运输方式运行时刻衔接,优化枢纽接驳服务。鼓励枢纽用地综合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发展旅客联程联运。

加快完善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设施,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售票、取票、乘降、驻车换乘(P+R)等联运设施设备共享共建;建设高铁枢纽场站封闭、连续的联运旅客换乘通道,在保障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跨方式安检互认,减少重复安检。积极探索旅客联程运输电子客票,鼓励各种运输方式改进售检票系统功能,创新身份查验方式,方便旅客验票乘车;鼓励不同运输方式企业积极发展“空铁通”、公铁联运等服务产品,为旅客提供“行李直挂”服务。建立健全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协调联动机制,统筹开通公交专线、夜间班次和定制客运服务,提升旅客“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出行效率。

(三)实施“互联网+高铁”。

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高铁旅客运输深度融合,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高铁旅客运输服务发展,提高高铁站服务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进一步加强高铁与民航、港口、公路等交通运输网络关键设施运行状态与通行信息的采集,推动跨地域、跨类型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服务性资源整合,并向社会开放,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服务。

第三节 增强能源有效供应能力

(一)强化能源供给保障。

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推进已完成核准的发电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后续项目研究和储备。围绕提高电网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强500千伏骨干电网建设,优化220千伏电网结构,加强局部薄弱环节 。推动成品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天然气长输管道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进一步完善石油、天然气储备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积极谋划和争取“海气入赣”通道,努力开拓新气源。

(二)加快能源开发利用。

以光电建筑一体化等综合利用电站为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以高山风场为重点发展风电,稳步推进赣江等主要流域水电项目建设。优化煤炭、水电、铀矿、地热等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培育新的能源供应增长极,加大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调查评价,寻找可供进一步勘探开发的区块;争取南鄱阳湖油气盆地列入国家页岩油气勘查开发重点示范实验区。部署实施全省干热岩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积极开展干热岩勘查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三)提升能源民生保障能力。

加强配电网建设,加快实施中心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等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逐年提高乡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和质量。加快居民小区和公共服务领域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供应覆盖面积,增加居民生活用气规模。推进农村大型沼气工程建设。

(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加强散煤治理,推广清洁型煤替代,创新用能模式,推行“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按照国家要求,在确保气源落实、不与民争气的前提下,有序实施“以气代煤”“以气代油”,优先发展可中断、可压减的替代项目。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基本完成典型区域、典型行业电能替代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列入计划的燃煤(油、柴)锅炉改造任务,逐步淘汰公共事业单位小型燃煤(油、柴)锅炉,加快推进“无烟”风景区建设,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积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新能源汽车运行设施体系。促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减少煤炭消费。

第五章 蓄集两轴驱动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高铁及站场枢纽作用和经济带通道作用,强化高铁的快速、便捷、集聚效应,以重点城镇和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高铁沿线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推动高铁沿线城市产业合作和协同创新,构建具有优势互补、协同配套、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带。

第一节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优势产业集群。

1.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围绕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目标,重点依托京九高铁南北大通道,统筹沪昆高铁沿线重点区域,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中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布局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绿色生态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和创新空间,建立适应创新资源跨界流动的产业创新协作机制,形成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错位发展格局。培育形成移动智能终端、半导体照明、数字视听等产值规模千亿级的优势领域,探索培育新型光电显示、关键电子材料、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物联网等产值规模五百亿级的细分领域。

2.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强化沪昆高铁资源要素集聚作用,充分发挥鹰潭“世界铜都”产业优势,增强南昌资源整合和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展铜全产业链条,打造世界级铜冶炼、精深加工及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集群。借助京九高铁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和研发机构,立足赣州的资源优势,高质量打造“中国稀金谷”,设立中科院稀土研究院,谋划创建稀土科技与材料国家实验室,推动钨和稀土产业向新材料领域转型,重点发展新型、多功能、特种材料,延伸配套产业链条。以产权为纽带,采取合资合作、并购重组方式,有效整合上下游企业,培育一批全产业链大企业集团,把京九沿线(昌吉赣)打造成为全国钨产业和稀土产业研发、生产、应用基地和贸易中心。

3.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南昌、九江等装备制造基础,发挥高铁及普通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大力引进和发展船舶、机械设备、变电设备、电瓷、电机等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高端化、多元化和智能化,形成全产业链、高端化的国内一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南昌轨道交通车辆组装生产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建设,重点引进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信号系统、通讯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配套产品制造企业。依托江西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新型材料、线缆、微电子设备、高精度电气控制设备等配套产品,提高零部件本地配套率。

4.汽车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高铁快速通道的潜力,吸引深圳、广州等地区汽车产业研发人才和高级技工,加强全省汽车产业创新和生产能力,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以智能网联汽车和节 能汽车为重点突破口,加快推进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能源交通、材料环保深度融合,相关配套零部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以南昌、上饶、九江、景德镇、赣州、抚州、萍乡等生产基地为龙头,促进产业链条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国内一流的整车制造基地、国际一流的锂动力电池基地。到2025年,京九沿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超过150家,整车生产能力达到30万辆。沪昆高铁经济带汽车产业实现年产能突破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40万辆。

5.航空制造产业集群。依托研发环节 基础优势,强化昌景黄高铁同城化效应,推动南昌、景德镇航空双城协同互补发展,继续巩固和扩大航空制造产业在全国的传统优势,积极参与全球航空制造业分工合作,着力提升大飞机及零部件制造水平,延伸运营和服务价值链,构建航空制造、民航运输、通用航空、临空经济“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建设教练机、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航空产业集聚区,打造技术领先、平台开放、优势互补、多元融合的世界知名航空产业集群。到2025年,航空装备制造技术实力大幅提升,形成千亿级南昌-景德镇航空产业走廊。

(二)培育发展新兴先导产业。

1.移动物联网产业。加快布局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南昌市、鹰潭市等在全国率先开展5G试验网建设。推进广电无线物联网(NGB-W)试点建设,加快重点行业物联专网建设,推进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规模部署,实现窄带物联网(NB-IoT)/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5G三网共存和大范围推广应用。强化推动移动物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面向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配件、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基础较好、转型升级需求迫切的行业,加大力度开展设备互联、产品监测、物料追溯、智慧物流、能源与环保检测等移动物联网应用,率先建成全国移动物联网基地。

2.VR产业。围绕打造VR产业“江西高地”,深化VR技术在各领域、各环节 应用、渗透和融合。以高铁VR培训、高铁人流大数据分析等为重点方向,深入实施“VR+”示范试点工程。充分发挥世界VR产业大会平台作用,把江西打造成为VR产业集群高地、VR技术创新高地、VR应用示范高地、VR人才集聚高地、VR政策环境高地。

3.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实施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生态培育工程,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数据采集、存储、挖掘、交易、应用、安全等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打造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产品体系。加快建设一批云计算应用工程,引进云计算服务龙头企业,建设综合型云计算公共平台,依托各类大数据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弹性计算、存储、应用软件、开发平台等研发和服务,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4.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沪昆、昌景黄等高铁,构建昌抚、昌新宜、昌景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强化南昌医药创新资源与宜春、抚州、吉安、新余、景德镇等地医药产业联动发展,打造医药产业创新链,加快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5.新能源产业。发挥高铁快速连通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优势,积极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先进技术,提升新余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大学光伏研究院的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光伏新能源产业多元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有影响力的上饶-南昌-新余产业示范带。借助江西省动力电池及其材料重点实验室、孚能科技、金力永磁等单位的研发能力,加快突破动力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永磁电机材料关键技术,着力提升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

6.节 能环保产业。沿京九、沪昆高铁沿线,重点打造发展节 能环保装备制造、节 能环保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三大节 能环保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螺杆膨胀机产业基地、节 能家电产业基地、高效节 能电机产业基地、环保锅炉产业基地、水污染治理设备产业基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材料产业基地、节 水监测仪表产业基地、废旧家电和汽车回收产业基地、再生铜产业基地十大节 能环保产业基地。引导企业应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培育或引进一批核心技术成熟可靠、市场占有率高的节 能环保龙头企业和配套能力强的综合服务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涵盖装备制造、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节 能环保产业体系。

(三)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1.石化产业。充分发挥九江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深度挖掘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潜力,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打造石油炼化一体化基地。围绕推动石化产业规模化、全产业链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骨干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加大力度开展小化工企业清理整顿,加速落后产能淘汰。

2.建材产业。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加强材料集约利用、废料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材料)消耗和污染排放。引导企业改进生产线,提高自动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推进建筑卫生陶瓷产品数字化设计、三维(3D)展示和网络化定制,推动大型建材企业生产装备机械化,重点在水泥产业推广智能化装备,建设智能示范工厂。打造高安、丰城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和萍乡电瓷、工业陶瓷产业基地。

3.纺织服装产业。以服装、棉纺织、化纤、针织、麻丝产业为重点,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实施智能制造、绿色改造、全网营销,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企业绿色化发展、集群品牌化发展。选取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创新水平较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进行跟踪培育,加快打造国际知名品牌,鼓励企业以参股、并购等多种形式与国际设计机构、品牌运营机构、国际品牌企业合作,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加强万年、于都、奉新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加强与转移地企业在纺织产业的后加工及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商业流通等方面的协作。

4.钢铁产业。借助高铁快速通达优势,加强与国内知名钢铁企业的技术、产品、人才等方面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钢铁装备水平、技术创新支撑能力和产品质量,加大中厚板材和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力度,优化建筑钢材和板材

18907001192
  • 海量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