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907001192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

作者:--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9-07-31 浏览量:342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2019年7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规划基础

一、发展基础

(一)区位交通优势凸显

(二)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三)创新资源较为密集

(四)城镇体系层次分明

(五)绿色生态优势突出

(六)文化底蕴厚重绵长

二、主要问题

(一)总体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

(二)区域内部融合互补不足

(三)交通通道网络衔接不畅

(四)周边城市群虹吸效应显著

三、重大意义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推动,市场主导

(二)核心带动,强轴带面

(三)精明增长,品质发展

(四)融合互补,协作共赢

(五)生态优先,文化支撑

三、发展定位

(一)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领区

(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三)全国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试验区

(四)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五)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主要目标

(一)近期目标

(二)中期目标

(三)远景谋划

第三章   优化空间格局

一、区域格局

(一)一核

(二)两极

(三)两轴

(四)三组团

(五)多支撑

二、生态格局

(一)一带

(二)两肺

(三)九廊

(四)多区

三、产业格局

(一)一中心

(二)两板块

(三)五片区

(四)多支点

第四章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城镇体系

(一)提升大城市功能品质和发展能级

(二)夯实中等城市支撑功能

(三)推进小城市做精做特

(四)做强特色小(城)镇等微支点

二、以城带乡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鼓励城市主体、要素参与乡村振兴

(二)推进产业融合带动城乡融合

三、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一)加强美丽乡镇和村庄规划建设

(二)完善乡村生态保护激励机制

四、推动更高水平脱贫解困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积极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更高水平的减贫战略

第五章   共建高端化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一)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培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优势

(五)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二、共建产业发展载体平台

(一)共建产业公共创新和服务平台

(二)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三、有效承接区域产业转移

(一)打造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二)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方式

(三)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环境

四、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一)推进科技协同创新提档升级

(二)激活创新创业主体

(三)共建高效创新创业平台

(四)打造有影响力的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区

第六章   协同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现代化

一、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一)优化都市圈综合交通网络布局

(二)强化都市圈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三)提升都市圈交通设施一体化服务水平

二、构建安全泛在互联的智慧都市圈

(一)协同打造以南昌为核心的区域信息通信枢纽

(二)率先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

(三)提升信息网络服务水平

三、优化完善能源基础设施

(一)优化都市圈能源结构和电源布局

(二)推进“坚强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融合

(三)推动能源利用方式变革

四、协同推进水利和防洪减灾能力建设

(一)合力建设水源工程

(二)推进区域水利协同联动

(三)增强防洪排涝和供水能力

第七章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一、共同创建文明城市和美丽家园

(一)共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二)协同提升市容市貌和村容村貌

二、提升区域生态安全保障水平

(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二)协同推进鄱阳湖大保护

(三)共抓长江大保护

(四)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

(五)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

三、加强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一)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二)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治理

(四)建立都市圈应对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体系

(五)共同发展循环经济

四、建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和管控体系

(一)完善区域资源环境生态监测体系

(二)提升区域资源环境预警能力

(三)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管控机制

(四)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

第八章   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一、共推文化繁荣兴盛

(一)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二)推进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三)打造富有魅力的区域文化品牌

(四)共建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区

(五)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二、共建人力资源高地

(一)统筹提升教育质量

(二)推进教育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三)打造富有竞争力的职业教育高地

三、合力打造健康幸福都市圈

(一)合力健全医疗服务体系

(二)共推跨区医疗合作

(三)提升医疗服务能级

(四)增强健康服务普惠能力

四、推动社会保障联动提升

(一)加快社会保障一体化

(二)分类加强社会保障托底功能

(三)完善住房保障联动发展机制

(四)共同应对老龄化挑战

五、强化公共事务协同治理

(一)加强社会治理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设

(二)推进市场监管执法体系改革

(三)深化都市圈应急管理合作

第九章   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一、构建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开放新格局

(一)强化“东向”和“南向”海上开放

(二)推进“北向”和“西向”陆上开放

(三)扩大空中开放

二、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协同创新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二)联合深化科技人文交流

三、协同推进高水平开放

(一)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

(二)开拓多元化外贸市场

(三)推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四、共建高标准开放合作新平台

(一)全面落实国家利用外资政策

(二)加快境内外园区等开放载体建设

(三)合力打造都市圈外经贸公共服务平台

五、深化区域合作交流

(一)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的合作

(二)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三)强化与海西经济区对接

第十章   创新都市圈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健全产业合作协调体制机制

(一)创新产业协作机制

(二)促进产业规划和招商引资政策衔接协同

(三)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产业联盟作用

二、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机制

(一)持续推进“五型”政府建设

(二)高质量建设诚信都市圈

(三)推进高水平先行先试

三、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

(一)推进金融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一体化

(二)优化土地管理和高效配置机制

(三)促进人口和劳动力自由流动

(四)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和技术市场一体化

四、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一)积极构建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和征管协调机制

(二)健全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三)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四)创新投融资保障协调机制

第十一章   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推动重点工作

三、阶段有序推进

四、强化督查考核

五、加强舆论宣传

前   言

大南昌都市圈包括南昌市、九江市和抚州市临川区、东乡区,宜春市的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和靖安县、奉新县,上饶市的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含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图1)。2018年,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179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10506亿元。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和江西省相关规划,按照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指导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9-2025年,展望到2035年。

图1 大南昌都市圈范围图


第一章    规划基础

一、发展基础

(一)区位交通优势凸显。

大南昌都市圈位于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长江横轴与京九发展轴交汇处,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图2)。近年来都市圈对外运输通道建设明显提速,初步形成以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等为主骨架的通道格局,有效连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主要城镇化地区和省内各设区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逐步推进,统筹多种运输方式一体衔接的现代枢纽站场相继投入使用,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基本形成覆盖国内主要城市,连接东南亚、东欧等地区的航空网络。九江港是长江干线内河13个亿吨大港之一,实现万吨货轮通达。依托京九、沪昆“十”字型运输通道,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的都市圈综合交通网布局不断完善,基本实现县城中心区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

(二)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大南昌都市圈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一批产业达到千亿级规模,航空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中医药、虚拟现实等产业在全国已形成竞争优势,涌现了一批著名企业和品牌,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超过40%,拥有全省全部4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国家级开发区,中成药生产规模居全国城市前列。 

(三)创新资源较为密集。

大南昌都市圈聚集了全省五分之三的科研机构和三分之二的普通高校,汇聚全省70%以上的科研工作者,拥有20多个国家级和200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超过全省一半的创新创业平台。红谷滩全省金融商务区汇聚全省80%以上的省级金融机构,成立全国首家省级互联网金融产业园、江西基金产业园,是全省科技创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地。赣江新区是中部地区科技、人才和教育资源密集区,拥有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等桂冠。抚州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共青城市私募基金产业聚力发展态势良好。

(四)城镇体系层次分明。

大南昌都市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齐全,形成层次有序、联系密切的城镇体系。2018年,城镇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8%,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南昌市、九江市分别为城区人口超过300万人和100万人的Ⅰ型、Ⅱ型大城市,抚州市是城区人口超过50万人的中等城市,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瑞昌市等为城区人口超过20万人的Ⅰ型小城市,庐山市、靖安县、共青城市、奉新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都昌县等属于城区人口少于20万人的Ⅱ型小城市,一批小城镇迅速崛起,特色小镇发展亮点纷呈。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明显加强。

(五)绿色生态优势突出。

大南昌都市圈北临长江,西依幕阜山和九岭山,东含鄱阳湖和庐山,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的核心地带,绿色生态优势显著。鄱阳湖系我国最大淡水湖,赣江、修河、抚河等主要河流断面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拥有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国家森林城市在设区市全覆盖,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

(六)文化底蕴厚重绵长。

大南昌都市圈历史文化浓郁,人文底蕴丰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九江商业、山水、宗教、书院等多元文化厚重且个性鲜明。庐山是国内3个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之一。抚州是“才子之乡,文化之邦”。汤显祖戏剧节、高安采茶戏、樟树筑卫城、万年稻作文化等文化品牌已具国内外影响力。

二、主要问题

(一)总体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

经济总量偏小,南昌市对全省的引领带动作用不足。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动能培育仍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低,高水平创新平台、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较少,2018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只有12家。

(二)区域内部融合互补不足。

在大南昌都市圈内部各行政区之间,产业同质化过度竞争、区域市场分割问题仍然较重,规划对接和空间管制、公共服务、重大项目布局、基础设施联通等统筹协调尚处于初级阶段。区域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水平不高,产业高端化、集聚化亟待加强。

(三)交通通道网络衔接不畅。

大南昌都市圈对外通道功能有待提升,南北向缺乏快速通达通道,东西向通道局部路段能力紧张,西北、东南、东北向通道联通能力不足。综合交通枢纽一体衔接水平不高,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缓慢,重点货运枢纽缺少铁路、高等级公路衔接。交通网布局有待完善、功能层次不清晰。以南昌为核心,连接主要城市、组团间的城际通道功能不强。南昌、九江、抚州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的交通联系有待强化,大中城市周边县市交通发展短板明显。

(四)周边城市群虹吸效应显著。

周边省会城市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大南昌都市圈,容易在资源、要素、人才、市场等方面形成对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虹吸效应。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支持海西经济区和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自贸区等建设,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都可能导致大南昌都市圈进入国家战略的边缘地位。

三、重大意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创新版图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速重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加速重塑,为区域发展重塑竞争新优势提供新选择。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为推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都市圈日益成为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也是参与全国区域竞争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推进大南昌都市圈建设,有利于贯彻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江西更好对接融入国家战略、提升在全国发展地位的重大战略决策。打造大南昌都市圈,有利于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新的战略支撑;有利于推动跨行政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改革开放等协调联动,为内陆地区都市圈发展探索新的路径;有利于协同推进鄱阳湖流域治理,形成对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的示范价值,共建长江中游生态安全屏障。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着力培育统筹有力、竞合有序、功能耦合、绿色协调、互利共赢的都市圈协同发展新机制,加快构建核心引领、功能清晰、分工合理、网络联动、融合一体的大南昌都市圈发展格局,增强都市圈赣风鄱韵和科技支撑,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域城乡互促、创新创业活跃、宜居宜业宜游的命运共同体。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面向打造“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全省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导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推进核心提升、网络链接、梯次带动、融合发展,统筹优化都市圈空间格局,建设高端化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合作,打造富有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市圈,为江西“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提供强劲引领和强大支撑,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推动,市场主导。

遵循城镇化发展和都市圈演进规律,提升政府规划和战略统筹力,推动都市圈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引领,有序推进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率先突破,优化空间开发管制和公共资源配置。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促进市场一体化联动。鼓励企业成为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核心带动,强轴带面。

以增强都市圈发展核心和战略增长极的向心集聚力为先导,着力培育其对周边县市和广阔腹地的辐射带动力,夯实九江—南昌—抚州和沿沪昆高铁通道两大发展轴的龙头引领功能。依托重大基础设施通道,打造产业发展廊道和都市圈发展轴,构建极核化、组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

(三)精明增长,品质发展。

优先推进都市圈内涵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用足城市存量空间,促进城市高效集约紧凑式发展,实现城市有机更新。有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引导创新资源、高端要素、优势产业集聚和优化配置。构建网络化创新体系,打造创新策源地,提升都市圈创新能级和品质品位。

(四)融合互补,协作共赢。

引导利益相关者树立都市圈命运共同体意识,破除区域城乡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推进分工协作、错位互补、融合互惠,增强都市圈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和整体性。引导区域或企业联合培育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协同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主动对接融入国家区域战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和改革创新能力,促进借势向造势转变,加快开放发展步伐。

(五)生态优先,文化支撑。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弘扬生态优势为底色,加快培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发展、融合文化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文化传承铸魂,培育文化认同感和软实力。

三、发展定位

(一)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领区。

坚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理念,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着力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密集优势,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打造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典范区,增强对全省发展的引领力与辐射带动力。

(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充分依托绿色生态这个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定标落地,加快划定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并严守“三线”。以全面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九江)为契机,着力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消费、交通绿色转型,加快培育绿色金融、绿色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和生态宜居城乡建设,探索富有长江经济带特色的都市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

(三)全国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试验区。

率先推进都市圈改革开放走深走实,依靠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深化改革重点突破。坚持以大开放带动大改革大创新,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争取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扎实推进先行经验复制集成推广。充分利用毗邻长珠闽的区位优势,主动对接融入国家区域战略,构建“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开放格局,推进都市圈建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链接互济的战略枢纽。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提高营商环境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

(四)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坚持制造强圈、质量强圈、品牌强圈、绿色立圈,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与国际接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升级,聚焦主导产业铸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国际化水平,争创特色新兴产业国际创新策源地。引进培育具有领航作用和国际影响的龙头企业,打造富有国际影响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服务平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五)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协同提升庐山、庐山西海、鄱阳湖、滕王阁、汤显祖故里、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等旅游品牌国际影响力,着力推进旅游及相关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体验化。坚持厚植人文,深入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文化融合化。发展全域旅游,丰富“旅游+”业态,带动康养等关联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和网络化共生发展,打造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四、主要目标

(一)近期目标。

到2022年,都市圈发展的制度框架和规划、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南昌市、赣江新区和九江市、抚州市及周边县城同城化取得积极进展,规划对接、政策衔接实现重大突破,成本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基本形成并加快落地。重大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和开放平台等领域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南昌市和赣江新区对资源、要素和产业的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区域联动发展态势日趋显现。都市圈民生保障水平加快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改善。

(二)中期目标。

到2025年,区域城乡融合、生态安全秀美、社会和谐稳定、文化繁荣兴盛、富有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都市圈基本建成,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态势稳定形成,成为江西推进中部地区崛起勇争先的旗舰。城市发展及运营能力显著提升,城市人口和经济密度加快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达到中部地区先进水平,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集约紧凑、疏密有度的都市圈空间格局稳定形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得到健全。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成为主要特征。层次清晰、错位发展、分工协作、遵从山水文脉的空间体系稳定建构。南昌市中心城区和赣江新区的核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九江和抚州两市中心城区的战略增长极功能明显增强,各组团和节点城镇的支撑承接能力显著提升。

富有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城乡之间产业梯度联动格局基本实现。建成1-2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5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一批创新力和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领航企业,形成一批与领航企业网络共生的产业集群。

区域城乡协同的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全国前列。创新创业生态的活力和本土根植性明显增强,鼓励协同合作的创新环境基本健全。建成长江经济带新的重要创新策源地、富有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地。在全国乃至国际有重要影响的产业链创新中心和总部经济中心迅速崛起,赣江新区等一批功能性平台和供应链核心企业成为增强创新驱动能力的引擎。

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效构建。内外交通瓶颈根本缓解,基本形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网络,对接参与国家或区域战略的能力显著增强。南昌、九江、抚州三市间及其与周边县市间的连接通道更加畅通。

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主导作用有效彰显。基本形成绿色生态宜居的都市圈格局,成为天蓝、地绿、水净、景美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样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突出区域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一体化多层次复合型区域生态网络基本健全。

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体制新机制基本建立。资源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实现便捷流动优化配置。产业融合协作和推进基础设施联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开放创新等体制机制基本健全,区域合作互助和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基本健全。都市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三)远景谋划。

到2035年,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空间集约、生态优良、融合互补的都市圈发展格局更加成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国内国际影响力较强的现代化都市圈。区域城乡协调有序的空间格局稳定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格局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和内陆型开放合作新高地全面建成。发展品质、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进入全国省会都市圈创新能力建设前列,在全国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大幅跃升。世界级产业集群地位更加巩固。都市圈成为富有生机活力的优质创业圈、富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效产业圈、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生活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能力大幅增强。

第三章    优化空间格局

综合考虑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构建江西省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需求,引领对接沪昆、京九高铁经济带两大驱动轴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赣东北开放合作、赣西转型升级三大协同发展区,统筹谋划区域、生态和产业空间格局,培育布局合理、疏密有度、融合一体、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互动的都市圈。

一、区域格局

优化提升南昌市中心城区和赣江新区核心主导地位,强化九江、抚州两市中心城区战略增长极功能,构建九江—南昌—抚州和沿沪昆高铁通道两大发展轴,培育丰樟高、奉靖、鄱余万都组团发展能力,增强其他县市支撑功能,形成“一核两极两轴、三组团多支撑”的都市圈区域格局(图3)。

(一)一核。

包括南昌市中心城区和赣江新区。打造都市圈发展的核心引擎、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全国内陆双向开放试验区建设先导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核心区,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提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增强对推进集约型紧凑式发展的引领示范功能,提升在都市圈核心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能级,推动高端产业、创新人才、创新要素优先集聚,增强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功能。

图3 大南昌都市圈区域空间格局图

南昌市中心城区。加快打造都市圈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品质消费中心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心,培育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先行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幸福产业品质化发展优势区,建设对接沪昆、京九高铁经济带的战略枢纽。聚焦推进绿色食品、现代轻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对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力。

赣江新区。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打造都市圈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和创新创意之都,建设长江中游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先行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和战略制高点,打造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对标国际,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水平,打造产业融合、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发展典范区。

(二)两极。

分别为九江市、抚州市中心城区。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公共服务品质,推进九江市、抚州市中心城区与南昌市中心城区和赣江新区协同发展、相向发展,带动周边县市和乡村提升发展水平。

九江市中心城区。培育对都市圈发展的关键支撑功能,打造赣鄂皖省际交界地区区域经济中心和服务消费中心,形成都市圈融入对接京九高铁经济带的次级战略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的区域性航运中心、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先导区,建设都市圈向北开放合作先行区、向东和向西开放合作战略平台。打造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典范区和都市型工业精品区,强化商贸物流、金融、文化、科教、旅游等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培育临江滨湖名山特色鲜明的幸福产业发展优势。

抚州市中心城区。强化对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形成都市圈对接沪昆高铁、向莆铁路经济带的次级战略枢纽功能,推动抚州国家级文化创新示范区建设,培育都市圈重要的新兴产业基地、全国大数据信息产业基地,打造都市圈向南、向东开放合作先行区,建设都市圈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推进昌抚合作示范区、赣闽合作示范区建设为先导,主动对接南昌市和赣江新区并错位发展,积极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深化与长三角、海

18907001192